主题论坛 | 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与课程创新
作为主题论坛之一,“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与课程创新研讨会” 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落地后的行业实践,特邀 8 位资深教育专家、名园长及课程研发领军人,以政策为纲、以实践为基,解码幼儿课程创新的多元路径。
吴婉婷园长
陈静老师基于政策导向、石碁地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儿童项目式课程在地化,通过“寻—立—化”三轮行动研究,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并涵盖岭南文化、自然教育、艺术创想等多维度课程。
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形成对本土文化的初步认知和认同感。同时,课程还带动了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如亲子博物馆课程、社区图书馆建设等,实现了家、园、社协同育人。此外,各幼儿园通过资源共享和跨领域团队合作,构建了课程资源共享的教研共同体,并取得了丰富成果。
陈静老师
王 莉
· 亠州市番禺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
· 幼儿园高级教师、广州市政府督学
· 广州市番禺区学前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
马赛克方法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运用
使用马赛克方法的亮点在于完整性、价值性、创新性和多样性,但存在科学性、层次性和深度不足等问题,需深入学习和把握。但总的来说,马赛克方法让孩子们和老师们都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是一个值得运用的教学方法。
王莉园长
蔡 霞
·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学科带头人
· 广州市幼儿园教师发展中心办公室负责人
· 蔡霞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动、唱、奏 :指向音乐核心经验的幼儿园结构化音乐课程新范式
蔡霞老师通过梳理音乐核心经验的多个维度,包括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等,指出了这些高质量的音乐游戏对幼儿优秀综合素养和品格的作用。
蔡老师分享如何将同一个素材(如童谣、歌曲、乐曲)拓展到多种媒介(嗓音、身体打击、乐器)上,通过重复和深度学习,帮助幼儿获得关键能力。她详细介绍了四个步骤:导入、感受、学习和巩固,并提供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如节奏导入、多维欣赏、整体与分句教学法结合等,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多次反复得到成长。
蔡霞老师
林淑彦
· 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副院长
· 广东省学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成长有时,衔接有方--以“四方合力联合教研赋能幼小科学过渡
林淑彦副院长阐述了构建幼小联合教研共同体,对于幼小衔接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实践方法。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可能会存在视角上的偏差,因此幼小科学衔接需要双方实现双向融合和双向奔赴。
在实践上,实施“纵深式”教研模式,即聚焦一个问题,推动一课多研(幼教老师和小学老师围绕一节课内容展开研讨)和沉浸一个半天(让孩子去小学沉浸式体验)。并以数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园所幼小衔接的教研案例,幼儿园教数学可以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如喝半杯的水、课间十分钟可以做的事情以及合作性思维游戏等教学方法。
林淑彦副院长
谭璐欣
· 湛江市第三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
· 广东省学前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
· 广东省南粤优秀幼儿教师
“留白”理念下园本研修的构建与实施
谭璐欣园长谈到,留白理念下园本研修的构建与实施有三大维度--团队建设、项目引领和共研共进,共研共进指高校联动、外出观摩学习等方法。
她指出,园本教研的主要内容包含研究真实问题、教学策略、教师成长和幼儿发展;常见的活动形式有三种,一是以体验为主,包括角色扮演式、操作材料和游戏,二是以交流为主,包括世界咖啡、现场研讨和小组讨论,三是以研训为主,包括围绕专题、案例的研训和研训工作坊。
谭园长认为,教师成长的新模式是立方体式样的,当幼儿园在不同维度上不断发展,每位老师也能有足够的空间去成长和突破,实现立体式成长。
谭璐欣园长
王 慧
· 广州开发区第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
· 广州市首届卓越园长培养对象
· 广州市教育学会音研分会理事
非遗永传承,戏剧润童心--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戏剧教育
王慧园长分享:通过“非遗+戏剧”的融合,孩子们能在戏剧的舞台上触摸非遗文化的脉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遗与戏剧的融合要遵循本土化、生活化、可操作性和适宜性(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原则,并通过集思广益甄选非遗项目、领域融合构建主题、项目探究深入推进、多元体验助力落地等路径来实施。该实践具有系统构建,实现文化传承和走班教学的创新之处,为非遗在幼儿教育中的落地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王慧园长
黄晖如
· 佛山市顺德区机关第二幼儿园园长、书记
· 佛山市保教质量评估员
· 佛山市学前教育协会讲师
依托本土资源的美育课程构建与实践
黄晖如园长指出,立足《学前教育法》,依托本土资源构建美育课程,对提升幼儿审美素养、传承文化意义重大。
在实践过程中,该园所通过构建“家-园-社”协同育人生态,建立家长资源库,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让社区资源融入教育。同时,将本土资源融入环境创设,如种植岭南植物,创设开放式学习区域,创新本土游戏,还以清晖园为主题开展深度探究,通过实地考察、亲子活动等提升幼儿艺术表现力与文化认同感,最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慧·美”课程体系。
黄晖如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