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广东省幼儿园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撒婷婷,以《教研支撑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是观点整理:
一、相关性
因此,幼儿园应加强教研活动管理,以课程实施为着力点,检验教研活动的成效,为幼儿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幼儿园课程建设
幼儿园课程建设,即“全园参与、动态调整、不断建构”--幼儿园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课程的过程。
三、幼儿园课程教研
立足于幼儿园的现实基础和发展需要,有计划、有方法地分析和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性、反思性研究活动。
1、核心要素
①自我反思 ②同伴互助 ③专业引领
2、主要内容
3.、价值
四、教研支撑的幼儿园课程建设思路
幼儿园教研有哪些理论及支撑呢?
①共同体理论 ②教师成为研究者 ③基于问题学习
1、教研方式
-
-
建构式学习,分为通过活动与实践实现知识经验增长的活动性学习和互动学习两种方式;
其中,互动学习分为以观摩为主的观察性学习和以研讨为主的交流性学习。
2、教研类型
3、教研内容
4、教研路径
①从政策、文献中找依据,确保教研方向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纲领性文件。
②从第三方找灵感,参考示范园特色课程,从他园经验中寻找本园契合度。
③从全员探讨中找共识,在研讨模式中设立共识机制,处理意见分歧。
④深度观察幼儿学习行为,梳理共性,形成可视框架,提炼表达,最终转化成果。
研读政策文献与搜集资料,构建立体化资料库→启动园所审议机制,分析聚焦核心议题→分层开展班级实践,同步运用跟踪记录→组织教师撰写教育叙事,进行教育反思→基于数据与报告二次优化资料库。
构建"搜集--审议--实践--反思--再循证"的循环体系,实现教研成果迭代升级。
③建立框架:先集中研讨,再建立框架,最后提出要求。
⑤整体推进与集中分享:教师轮流分享实践内容;汇报整体情况,查漏补缺。
⑥梳理提炼:梳理经验,形成案例,全国普及和推广。
五、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教研案例--以自主游戏为例
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框架,考虑是否对游戏本质的把握不够,“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观念是否与实践有偏差,游戏环境是否丰富,教师观察与支持是否需要提升。
· 根据幼儿游戏需要,增设辅助材料,丰富游戏情景。
· 基于安全需要,增加防护类材料,保障幼儿安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