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驰成都幼教展

奥驰成都幼教展

2024年 | 四川成都 •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距离开幕还有

广州幼教展、华南国际幼教展、中国幼教展、中国幼教公益论坛、成都幼教展、南昌幼教展、中国幼教西部论坛

李春丨让教育适应孩子,让世界和而不同

时间:2020-05-14

来源:中国幼教公益论坛

作者:成都幼教展

点击:

 

 

近段时间疫情肆虐,“小神兽”们一直待在家里,有的孩子减少了做家务、运动、作业的数量,也有部分家长未能及时做好幼小衔接,这让不少家庭陷入了苦恼之中。

 

交接断层所产生的系列问题像一块魔镜,往往折射出中国教育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都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相关联。

 

  李 春  

中黄外国语小学(IB小学)校长

20年国际化从教经验

10年国际化学校运营与管理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题《国际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主要负责人之一

 

5月7日,中黄外国语小学(IB小学)李春校长做客华南国际幼教展·园来学前平台【幼小衔接直播季】,分享《让教育适应孩子——终身学习者的养成之道公益直播课。


一.  幼儿园与小学间的差异

 

自家小孩即将入读小学,家长们既兴奋又焦虑。每逢升学季,会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孩子在9月1日入学当天总是高高兴兴的,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慢慢凸显出幼升小“硬着陆”的不适应现象恐惧上学、厌烦学习、自我封闭、沉默寡言、注意力不集中等。

 

 

教育理念硬着陆

 

提到幼儿园,群众的印象多为“快乐、玩耍”。到了小学,关键词可能就转为“学习、作业、考试”。诚然,幼儿园在教育方式、课程设计、学习方式上,都重视将孩子的心理感受放在首位,营造出“幼儿园就是我家”的体验氛围;小学则强调以“学习”为中心,这是两者在理念上的区别。

 
教育环境硬着陆

 
幼儿园的布置色彩斑斓,老师单对单的嘘寒问暖,与孩子相当亲近;而小学的陈设多是一面国旗、一个时钟、分排落座,老师站在讲台上授课,与学生们产生距离感,在形象塑造上更为权威,幼儿园与小学在氛围构建方面出现显著差异。

 

 

出于从事国际教育的职业需求,我曾多次参观国外的小学。在此期间,能发现外国小学的环境布置基本与幼儿园无异,在老师们的意识中,低年级的教育依旧以学生的心理感受为先。可见,不仅仅是国内的幼升小环境互异,中外也存在明显差别。

 

孩子从熟悉的环境转到陌生场所,自然容易失去安全感,易感焦虑,需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家长提前带孩子到小学熟悉环境,体验课堂,有益于孩子消除陌生感。


教学方式硬着陆


孩子幼升小后,学习形式从轻松转为严谨、课堂时间延长且节数增加,需要他们高度集中注意力。倘若作息时间少、体能消耗大,加上作业/考试的无限循环、家长/老师/同学之间寄予的期望等,这些元素的叠加会增添孩子的心理压力,以至于让部分小孩产生厌学的情绪,随着年级的升高抵触感愈加明显。

 

为此,家长需要合理调整孩子的作息规律,确保他们的睡眠时长和早餐供给,同时多关注孩子对学习的感受,言语上加些鼓励,帮助孩子减轻压力。

 

隐形的差异化


从幼儿园升上小学,师生关系的转变是无形的。区别于前者的点对点照料,小学老师经常需要一对多,对孩子的即时情感回应会有所减弱。当孩子脱离了由家人和老师搭建的受宠平台,自然出现心理落差。

 

孩子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有变化。升入一年级后,小朋友活动范围变大,会与不同年级的学生活动,摩擦的几率也增多,这考验着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当孩子过于活跃,并与他人间产生冲突且难以解决时,作为家长,要尽量避免与对方家庭私下调解,试着把问题交给学校处理。

 

相反的,有的孩子则由于天生内向,或是经常求助老师,被其他同学戏谑为“爱打小报告”等原因,从低年级开始就变得自我封闭,拒绝交际,严重时甚至剑走偏锋,误认为可通过受校园欺凌来获取他人的接纳……以上种种都是不健康的交往思维,需要被家长重视起来,早发现早解决。

 

作为合格的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的变化,尝试让孩子独立化解矛盾,并鼓励他们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在健康的互动中获得安全感。

 

二.  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有的家长常常片面性地重视“智育”的衔接,忽视了孩子能力与习惯的衔接;有的人会寄望于升学前做突击衔接,但“揠苗助长”式激进并不可取;更有大部分父母容易陷入思维误区,认为只需要由孩子自己做幼小衔接,家长从旁协助即可。最终,这种“洒脱”的放养往往使人崩溃。

 

 

要知道,孩子的习惯和能力养成是漫长的。尽管我们自认孩子已经优于常人,但也需要时刻陪伴他们做好准备。幼小衔接不仅需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更依靠我们自身参与其中,全员戒备,共同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择校,到底要不要和名校死磕到底呢?我认为,教育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幼儿教育也会为适配未来的生存需求做调整,各种小学会根据社会变化趋势来把握教学重点。

 

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择校态度上,坚持“选最知名的不如选最合适的”立场。毕竟,只有找到适合孩子发展步调的培养主体,孩子的校园生活才会更加舒心愉快。

 

倡导个性化教学

 

在教育中,我们会发现:传统型的老师重视知识传授的效率,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让孩子掌握最多的知识并取得高分。“机械化”训练循环往复,孩子逐渐沦为流水线上批量化生产的工业品,家长和学校变得只重视考试分数、升学水平,从而忽视了学习的本来目的,也使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好奇心。想解决这种窘迫,当务之急在于倡导个性化教育。

 

在我看来,个性化教育的浅层理解在于为孩子提供兴趣课,而深层次的探究在于挖掘孩子的潜能,用差异性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使孩子形成一套自有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技能,最终实现孩子的个性化,培养其成为终身学习者。

 

 

有的孩子喜欢看书,是视觉型的学习者;有的孩子喜欢听书,是听觉型的学习者;有的孩子天赋异禀,然而总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他们可能是探究型学习者;还有的孩子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却始终难以吸收知识养分,那么他们有可能是操作型的学习者。针对不同类型的孩子,学校和家庭要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以此更好地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融合中西教育特色


仍记得几年前有一部记录片,名为《中国老师在英国》,这是由英国BBC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共同启动的一个研究项目,抽取了50名就读九年级的当地学生,接受中国老师授课,一个月后和同年级孩子一起参加测试。片子一出,引起巨大反响,冲击了若干家长的教育观念,推荐大家搜索观看,体会中西教育的差异。

 


中式基础教育讲究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完善知识结构和基本理论;西式教育重在实践,通过把握通识教育(语言、数学、社会、科学),全方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若学校和家长能够充分融合中西教育理念,推进多元化教学,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引领他们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走向成功。


善用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提出,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当中包含了“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的多元发展智能。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每个个体的优势智能亟待被挖掘。建议家长在做幼小衔接之前,从以上九个维度衡量孩子的潜在价值,例如,班级里的“领头羊”往往拥有宝贵的人际潜能;爱打篮球的孩子擅长身体·运动;爱动物的孩子有自然探索的优势……对每个孩子的天赋做针对性培养,通过有意识的“扬长”,引导其他领域的智能构建,可助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想要做好幼小衔接,家长要做好思考总结,根据未来趋势和多元优势,提供个性化教育,让教育适应孩子,以此成就优秀的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