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平:家庭是幼小衔接的纽带——疫情下家庭游戏的使命
疫情中,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家庭教育走进台前。高考延期,中考未知,入园怎么办?对于幼儿园大班而言,家长、教师和儿童将面临着共同的挑战。疫情下,这种挑战更加严峻。
幼小衔接中,变化的是幼儿园和学校,不变的是家庭,家庭是幼小衔接中的纽带。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不会自动对接(产生化合反应),必须由家庭教育完成“催化”,加速实现幼小衔接进程。
游戏与生活不可分割,游戏既是家庭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家庭教育的基本策略。亲子游戏是一种家庭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通过亲子游戏优化家庭教育,促进幼小衔接,增进儿童的学习适应性与环境适应性。
家庭教育的问题,视角很多,在这里我想先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视角——家庭游戏,从几个角度或者从几个侧面,漫谈一下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个基本的思考,让大家了解家庭游戏是家庭教育的基本活动。
接下来4月6日20:00我的直播课“家庭是幼小衔接的纽带——疫情下家庭游戏的使命”,将为大家带来如何挖掘家庭游戏力、保障孩子的游戏权,运用游戏化学习、培养孩子学习品质等诸多思考和观点,一起面对疫情对幼小衔接进程带来的挑战。
曹中平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首先游戏有很多,大家都是玩着游戏长大的,或者玩着我们的身体长大的。有很多研究者发现人在成为人之前就会玩游戏,游戏甚至也不仅仅是人的权力,甚至很多高等动物也会玩游戏,游戏也不仅仅是儿童时期才是合法的权力,其实游戏也贯彻于我们的一生。
游戏不仅仅是在幼儿园或者游乐场里玩,其实我们最早的游戏就在家里开始的,从后天的角度讲,我们第一个游戏都是爸爸妈妈教会的,我们每一个人为人父母,都有一种本领,这就是哄孩子玩,逗孩子开心,其实里面都有游戏的成分,只不过是说我们没有明确地说,明确地意识到我们在和孩子玩游戏,或者通过游戏在引导孩子进行某个方面的学习。
孩子喜欢游戏最直接的需求,就是对快乐的需求。这小孩子只要是清醒的,只要吃饱了喝足了,他的第一个需要就是游戏:有东西玩,有地方玩,有人陪他玩。当我们小孩缺少游戏时间、缺少游戏地点、缺少游戏伙伴的时候,甚至缺乏游戏材料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就是看着小孩急于求助,要不么找大人,要么找朋友。像我们现在独生子女,虽然放开二胎,将来家里有两个孩子,但是在家庭这个情景当中,我们父母仍然是孩子的游戏的第1个求助者。
我今天就想花点时间简单地聊一下家庭游戏的三个特殊性:
■ 家庭游戏是游戏活动的特殊形式。任何游戏都可以在家庭里边玩,但是家庭这种情景往往决定了游戏的形式。
■ 家庭游戏是游戏教育的特殊方式。
■ 家庭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家庭文化的特殊形态。家庭游戏,现在疫情条件下,我觉得应该显示它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里有一张图片,这个图片当中,我觉得反映了一种家庭游戏的侧面。一个家庭弟兄三人,在这种资源非常匮乏,没有篮球架的时候,他们是怎么玩篮球的?
过去一个家庭有很多孩子,大的带小的,小的带更小的,其实这个时候我们父母反而更轻松。现在一个孩子、两个孩子,反而我们家长很累,我们家庭里面没有游戏伙伴,他不能够独立地去寻找游戏材料,单元式家庭没有给孩子预留游戏空间、游戏场地,所以我们很多孩子在家里面要么玩手机看电视,要么上网,要么就缠着父母。
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这就是何为游戏?有很多人说我们从小玩大的,还不知道什么是游戏吗?游戏不就是玩吗?游戏是玩,并非所有玩都是游戏。玩是游戏的一种最朴素的形式。有人说游戏是寻找快乐的一种活动。但是比我们游戏更好玩的活动其实更多,游戏和快乐是什么关系?游戏不是快乐的学问,而是有学问的快乐。任何游戏里面都有快乐和智慧。
游戏定义有很多,最好理解的一个定义,用一句话就搞清楚游戏的三个要素:游戏是一种在虚构情节中,基于规则(仪式)或者角色扮演而开展的一种自主性活动。
首先,游戏是虚构的,虚构的未必是假的,因为人工智能,也是虚构的,我们现在的网络虚拟空间,它是虚拟的、虚构的。有很多人说游戏是假的,游戏就是作假,不能简单的说虚的就是假的。虚构,它是一种基于想象,大脑一种识记起来的。
■ 游戏首先是一种智慧。因为智慧的差异,我们有人能玩出精彩的游戏,高质量的游戏,有人只能玩一些低质量的,甚至是机械的、缺乏乐趣的游戏。有些游戏百玩不厌,有些游戏玩了一次就不想玩了,虚构是需要智慧的。
■ 第二,规则性。所有的游戏,或明或暗的里面藏着一种规则,或者隐藏着这种角色,游戏里面不能乱来的,不是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它是一种有限的自由,它是规则指导下面,或者角色限制下的都自由。
■ 第三,自主性活动。任何游戏都是自主自愿的,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任何游戏,任何一个游戏活动都是自主自愿的,也意味着任何被强制的、被迫开展的活动,被迫进行的活动,都属于非游戏。谈游戏要排除强制性,我们不能逼着孩子去玩游戏,一旦游戏自主性变成一种被迫性的话,这个自愿的自主意识下降的话,它就演变为一种劳役或者工作。现在很多家长都有很好的辨别能力、识别能力,受过良好的教育。
他们感觉现在的游戏和他们儿时的不一样。媒体通过各种方式向很多家庭推送游戏,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像当前这样重视游戏,关注游戏是好事。很多媒体、机构、组织向社会向家庭推送大量游戏活动,是好事,但是在这样一个过程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我们今天讨论家庭游戏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游戏的基本概念,否则我后面讲的概念、问题很可能就会出现一些混乱。概念是我们思维的细胞,交流思想交流时候,我们先来一个约法三章,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共识以后,家庭游戏就很好理解了。
顾名思义,家庭游戏就是家庭情境中,家庭成员一起开展的游戏活动。家庭游戏并不是非常特别的游戏类型,只要条件具备,家庭里面可以开展任何可能的游戏。
家庭情景有好有坏,有些家庭情景不适合开展游戏。我们很多人都怀念当年的大杂院、筒子楼、平房,为什么呢?这样一种家庭环境空间特别适合孩子开展游戏,因为推开门大家是一家,各家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一个游戏群体。我们现在这种单元式高层建筑,恰恰瓦解了原来那种形成儿童游戏群体的机制和条件。
我们每一个家庭关起门来,就是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只适合家长和孩子玩游戏。传统的家庭里面,很少家长去关注游戏,是因为小孩有人一起玩,有地方玩,单元式结构消解了、弱化了儿童找同伴游戏的机会和条件。门一关,切断了儿童和儿童之间的联系。
疫情隔离情景下,更多的游戏开展只能在家里面,这种形势下,我们重新来理解家庭游戏,游戏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这就是我一个前提。我们都是在家里面开启了游戏的征程,我们所玩的第一个游戏,就是在家里玩的,我们获得的第一个游戏就是跟父母一起玩的。
虽然我们那时候还处在婴儿期,坐在母亲腿上玩虫虫飞,享受摇篮曲、童谣种酣然入睡。其实我们很早就知道,正常条件下我们都是在母亲或者家庭的这个游戏情景中长大的,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家庭游戏是个特别新的东西,其实这是个非常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
▍家庭游戏是游戏活动的特殊形式
■ 强调情景的特殊
我们是在家庭这个有限空间里面进行,我们绝大多数家庭里面没有为孩子预留一个游戏环境,家庭是一个生活的环境,不是个游戏又不是游乐场,不是幼儿园的活动区。我们家庭里面也有一些游戏,也有一些玩具,但这些玩具是零散的,是不系统的,是随机的。这些玩具甚至成了父母的替代品,给你买一个玩具拿去玩吧,别烦我。
很多人,以为玩具能代替游戏;很多家庭,玩具是亲子沟通的障碍。我们怎么把家庭这个非游戏化的环境,通过我们的智慧,转化为游戏环境?刚刚讲游戏是一种智慧,是有智慧的快乐,不是纯粹的生理上的那种快乐,或者是一种情景中身心愉悦的快乐,不是简单的快乐。
我们看起来游戏很简单,但未必简单。我们从小都打过陀螺、滚过铁环,那是一种自由的游戏,一种自发的游戏,真正能够从家庭的教育,有时候可能就不行。家庭游戏不仅仅是个娱乐活动,娱乐性与教育性并重。
■ 强调成员的特殊性
家庭游戏是亲人一起玩,首先亲人是相互熟悉的,情感是很亲密的,这个亲情关系,在游戏当中有时候是把双刃剑,因为感情太亲密,很多游戏反而不好开展,还不如不太熟悉的人之间好开展。
家庭游戏中,长幼有经验代沟。一个游戏、一个材料,大人和孩子经常玩不到一起,为什么?两个人在玩游戏,经验有代沟。每一个父母曾经是儿童,长大以后就往忘掉了曾经的游戏经历,或者经历已经过时,有时代差异。我们曾经的游戏经验,和孩子当下的游戏条件之间是有差异的。我们很多老师、很多父母,往往忽略这一点。就像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在指导孩子做作业一样,家长在指导孩子心脏病复发,为什么?忘记了曾经是儿童,忘记了那时候的体验。
我们家长带孩子玩游戏,首先要还原回儿童。家长带孩子玩游戏,双重扮演第一重扮演是大人扮演孩子,第二是孩子去扮演角色。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家长很难跟小孩在游戏上,进行一种虚拟的交流。游戏过程中要互动,角色之间需要一种相互的影响。家长不这样扮演的话,小孩就不知道你演的是什么;家长不这样去装扮,你可能也不懂孩子的游戏行为。
▍家庭游戏时家庭教育的特殊方式
■ 娱乐性和教育性并重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育人,教孩子做人。家庭,永远不是学校。家庭游戏的首要使命是天伦之乐,是娱乐性。这一条,在当前幼儿园没开园、学校没开学的前提下,我觉得教育性提到第一位。一般情况下如果幼儿园开园了,家庭游戏的教育性应该是在娱乐性之后的。
当前我认为娱乐性和教育性要并重,因为幼儿园没开园,孩子不能到教育机构接受正规教育,这个时候家庭就必须临时充当这个角色,承担起教育的使命。当前疫情下的家庭教育、家庭游戏,必须要承担起一个经验扩展的任务,这就是教育性,包括知识经验的教育性。这不是一般的任务的,游戏里面蕴含着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直接经验,一种体验,一种感知,一种操作,所以我觉得当前真的要并重知识和经验并重。
■ 生活性和辅导性并重
首先游戏渗透生活。在家庭游戏里面,任何游戏的内容,我认为都不应该脱离家庭生活。儿童生活的游戏当中,游戏的内容应该是源于生活,并且与真实的生活,现实生活,建立一种双向的联系。家庭游戏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回到生活。我们不能把家庭游戏脱离于家庭生活。
第二在当前的疫情下,我觉得提醒大家,也是推荐大家,运用游戏的特殊功能,身心保健价值。游戏具有辅导功能,甚至有一定的心理治疗的价值。我们家庭游戏,还要承担起疫情下,我们很多孩子,各种心灵的创伤,或者是一种心理情绪的压抑。
封闭两个多月了几十天了,对于成人,都很压抑,回想一下儿童这个时候怎么样?作为一个家长懂一点游戏辅导知识,懂一点游戏治疗的一些技巧,也许在这种当前的疫情下,可能会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作用。既解决了当前特殊疫情下的一种心理需要,又能够去疏导孩子特殊封闭积郁的压力,特别对疫区小区里确诊病例之后所带来的一种紧张、焦虑、无助的情绪,也许能够消解,起到了一种补偿疏导的作用。
在这个特殊时期,家庭游戏作为家庭教育的特殊方式,不仅具有养成教育的功能,还有矫正教育价值。这两个并重,我希望,无论是当前疫情下,还是未来开园后正常家庭生活中,都能够保持这一点。
▍家庭游戏是家庭文化的特殊形态
■ 家长陪伴玩的游戏当中体现了他的教养方式
家长和孩子玩游戏的方式,其实背后折射了他本人的游戏观,也能够看出他的教养观念和教养行为。爸爸妈妈在对待孩子的游戏上面,就能看见教养方式的差异:爸爸喜欢带孩子出去玩,妈妈喜欢把孩子关在家里。虽然有这种性别差异,有些家庭里面允许孩子一定游戏时间和游戏机会,气氛很民主。
在家里玩游戏,孩子会跟父母协商,建立游戏契约: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可以玩游戏。这成为家庭生活的一种制度化的一个方面。我们会发现很多家庭就没有这个约定,小孩玩的时候家长不许,家长想跟孩子玩的时候孩子又不知道,就拒绝玩。
■ 家长陪伴玩游戏中蕴含了祖传家风
家长和孩子玩游戏的方式,蕴含一个文化习惯,一种生活习俗,一种祖传手艺等等。比如家庭中有玩面人、泥人,有的擅长剪纸,有的擅长唱戏。
在疫情条件下,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挖掘家庭中这潜在的文化元素,启动我们家庭里祖辈的资源。我们中国有很多家庭里面祖孙三代核心家庭,家庭游戏不仅仅是父母和孩子的游戏,我们需要挖掘家庭当中的文化资源,来丰富家庭游戏的主题和内容。我们共同利用这种资源开展寓教于乐的游戏,我们也能增进家庭的一种亲情,改善这个疫情下家庭的生活方式,提高我们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教育质量。
大家把家庭游戏的视野更看宽一点,不能老是拿眼睛盯着孩子。(落花生:可以和孩子一起盯着游戏,并肩面对疫情,面对生活。)我们现在讲这次疫情下,最令人同情的是我们的孩子,在家里面封闭成人受不了我们的孩子更受不了。孩子是向外的,小孩子的游戏就是:我们出去玩吧。恰恰就是不能出去跟伙伴玩,只能跟父母玩。
不管孩子表现如何,我们都应该感谢我们的孩子的配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孩子能够配合我们这个国家的制度安排,生活方式的一种突变,这么长时间的克制力,我们的孩子真的很了不起,说明我们的教育质量是很高的。
我们要在一个更宽的视野下,思考家庭游戏,包括家庭教育的功能,疫情下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我们平时有些一致的地方,家庭教育到底有什么基本的功能呢?刚刚讲了三大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身心保健功能。
我们自从出生以后,我们父母都会(和我们)玩游戏,直接的或者说原生的功能,就是给我们带来快乐,愉悦身心。娱乐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智力智慧功能,认知知识经验方面的智慧,人际交往沟通智慧,通过游戏保护儿童的身体,培育和健全儿童的人格等等。
玩游戏得动脑筋,所以,聪明的孩子会玩,会玩的孩子更聪明。我们很多游戏需要很高的智慧,魔方、孔明锁,这是我们几千年来的那一种七巧板,这里面都是充满着智慧。我们中国传统游戏当中是体育游戏和智力游戏,以及表演游戏,是自己的智慧,体育游戏,竞技游戏,这里面就有更多的身心保健,锻炼身体,积极人格,包括我们道德启蒙。
我们很多小孩通过游戏结交朋友,所以我们发现很多孩子,经常向老师告状:老师他们不带我玩。为什么这孩子不被孩子接纳呢?因为他不了解人家的游戏,他看不懂别人就像一匹野马乱搞,其实他的沟通能力差,他交往能力弱,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关心这个孩子,更要关心这个孩子为什么融入不了游戏?还要分析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被同伴排斥?这个时候我们就通过游戏认识孩子,沟通、保健等等一种学习。
就是一般的目标,有的时候家庭游戏,目标应该是比较泛泛的,不像幼儿园游戏服从一个大的目标幼儿的教育方针,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体系。我觉得家庭教育的目标更多的是基于家庭生活,促进儿童在当下的发展,并为未来发展做准备。
当前疫情条件下我们家长要扮演三个角色,第一个要继续当好父母,第二个要临时当好老师,第三兼做心理咨询师游戏辅导师,或者游戏治疗师。
■ 作为父母,应该是孩子的良好的合格的游戏伙伴。多开展亲子游戏,通过亲子互动来提高游戏的质量。
■ 要临时当好老师。虽然不开学,我们停课不停学,我们家长可能要通过各种方式,接受幼儿园也好,各种组织也好,在他们的指导下,临时扮演好一个幼儿园老师的角色,来执行完成幼儿园教育的任务。
■ 兼做心理咨询师、游戏辅导师,或者游戏治疗师。在疫情条件下,不管你的孩子表现如何,我们都要做好心理卫生工作,预防这种特殊的经历诱发消极的甚至是痛苦的体验,给孩子留下后遗症。我想这一次疫情下的的问题,可能与当年四川2008年的汶川地震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毕竟都是在这种应急条件下,我们突然被关了几十天。虽然我们不直接面对生命危险,但是对孩子来讲毕竟这是一个特殊的不良事件,但是也是个特殊的经历。我们怎么把这种不良的事件,转换为一种学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这个是我们家长家庭游戏的三个特殊目标。
这三个角色,我想在当前形势下疫情下可能更加凸显,希望这个好的习惯,即使在疫情结束以后,也希望我们的家长继续保持做好这三个角色,游戏伙伴、家庭教师和游戏指导师。
▍疫情和游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资源
家庭,怎样运用疫情作为特殊的游戏主题,要利用疫情来开发一些新型的游戏,不仅仅是玩我们曾经玩过的游戏。我们只有面对疫情,引导孩子面对疫情,理解疫情,理解病毒。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来设计一些自己的游戏,通过游戏,理解病毒制造生命风险。这个时候我们家长要理性地对待生活,要以身作则乐观生活。游戏是帮助我们制造欢乐的,所以我们通过游戏来展现一种乐观的生活方式,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在疫情面前,我们能够稳坐泰山,我们通过游戏表达这种欢乐来掩盖甚至消解我们的焦虑。对于家庭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特殊的游戏资源。
▍疫情之于家庭游戏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疫情给了我们家人难得的“时间窗口”,我们平时很少有这么长的时间和父母在一起,现在有充足的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
另外一方面就是空间的局限:我们不能外出,不能离开家,我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开展室内游戏。我们很多很好玩的游戏类型,游戏形式,我们不能去玩了,特别是与儿童的天性益智的游戏,我们反而受到局限。
这个时候怎么把这种局限降到最低?这个时候我就想这一个问题,我们利用疫情开展生命教育,我们家庭游戏本身就是生命为主线的游戏。所以我想今天后面一刻钟的时间,来谈论这一个话题,把疫情作为经验生长点,作为我们生命教育的主题。这个事情有很多的、很有价值的主题,不仅仅是疫情下我们可以充分地思考,一直疫情结束以后,我们幼儿园、我们的家庭会继续进行的这些游戏中渗透的东西,经验提升的地方,新冠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抗疫英雄及其感人事迹。这是我们很多医生护士,80多岁的钟南山,很多90后的护士,很感人的。疾病及其与死亡的关系、生命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都可以成为游戏的主题等等。
▍疫情中家庭游戏的功能定位
我们要坚守一条:游戏的本质是寓教于乐。游戏式教育恰恰就是摆脱传统的说教:逼着孩子去完成某个任务。很多的媒体不太赞成快乐教育,快乐不等于放任,游戏的快乐,它是有规则限制下的自由。
我们提倡的游戏教育,恰恰就是教育孩子从小懂得规则。快乐,也要受规则的制约。游戏的快乐,不是完全放任得到那种动物式的快乐,而是一种理性的快乐。所以我说,游戏不是快乐的学问,而是有学问的快乐。
显现娱乐功能,优化生活方式,调节生活节奏,动静交替,收放自如。这个时候,家庭游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环节,每天固定一个时间一起玩家庭游戏,
让家庭游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游戏能够成为生活的一个环节,就像吃早餐,睡午觉,吃晚餐一样,成为生活的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而优化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很多的家庭物质生活受到很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精神生活能够有个补偿,这个恰恰是隐蔽教育功能。我们不能逼孩子去玩游戏,让游戏成为了任务,我们要巧妙的让孩子在游戏中渗透教育目标。很多家长,特别是父母,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往往没有受过很多游戏的训练,很多父母的游戏能力和游戏水平还停留在曾经的儿童时代,我们父母要虚心,反而要向孩子学习。
▍疫情下中家庭游戏的目标导向
■ 第一,作为老师,临时的老师,要通过家庭游戏丰富经验,拓展视野。我们现在游戏的路径,不仅仅是玩具,有绘本,家里有很多可以用来玩,用来游戏的替代材料,甚至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的游戏资源拓展孩子的视野。
■ 第二是优化学习、健全人格,培养小孩的学习品质。良好的学习品质往往萌芽于游戏之中。我们家长,让孩子把一个游戏玩完,有始有终,游戏前一起准备,游戏后一起收拾。同时,游戏能够间接引导孩子,消解负性情绪。不能出去玩孩子很压抑,不能够释放,怎么通过游戏来调节?这时候我们老师要扮演一个心理辅导师、游戏辅导师,游戏是一种很重要的疗法;作为一个父母,要善解人意,那你是一个很好的游戏伙伴,增进理解进而升华亲情。
■ 第三是增进理解,升华亲情。我们很多亲子关系,因为各种原因在婴儿期并没有建立好,亲子依恋类型出了问题,里面隐藏着一种焦虑?人格的时候,我们在利用这种条件下游戏来弥补、来升华这种亲情,也许可以为未来的青春期亲子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亲子游戏在家庭游戏主要实施方式。我们现在也有孩子和孩子们玩,但是父母和孩子玩是家庭里面开展游戏的最主要的实施方式。
寻找游戏资源。从生活经验中发现游戏契机,从民间传统游戏中吸取游戏智慧。幼儿园里玩过的滚铁环,家庭里面也可以延伸,这是一种传统游戏,大人玩过,这样我们就能够和孩子一起去寻找到了一种共识,和孩子能够一起玩,来消解我们的代沟。
相关阅读:抗“疫”期间,在亲子教育中用民间游戏传承优秀文化!
要提高我们自己的游戏指导技巧。我提了4个建议:
适度激活儿时游戏经验或合理发挥游戏特长;
巧妙利用玩具及生活材料;
在游戏中寻找“经验成长点”;
在游戏中渗透榜样教育和生命教育。我们家长要做好带头遵守规则的很好的玩伴,让我们加入游戏,让这种疫情变成生命教育的很好的平台。
▍关于经验准备与经验生长
儿童带着已有经验进入游戏,不管是哪种游戏,有了经验就有游戏。不管是哪种游戏,都是孩子先有了某种经验,然后运用这种经验去解决当下的问题,然后获得新的经验,所以游戏是种隐性的学习。他在学习新的经验的同时,也在增长学习品质,也就是他不仅学会了经验,而且获得了学习经验的方法、策略,这个被称为学习品质。
这个品质,对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学习非常有用。我们游戏里面是个经验链,使用运用过去的经验,获得新的经验,并为未来的经验的学习创造条件。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我们叫做经验的增长。我们的家长要不断地去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在游戏中经验不断地生长,而不是在原地踏步,简单重复,从一种游戏到另外一种游戏,从简单到复杂游戏,这就是我们的游戏当中要增长经验。
▍游戏兴趣与学习兴趣的关系
■ 游戏兴趣的中心(稳定的游戏兴趣)表明学习经验上的偏爱或优势。经常玩的游戏,偏爱的游戏,可能就反映了孩子学习经验上的偏爱,甚至是某一种学习上的长处,他的某种智能优势。加登纳说人有八大智能。我们跟我们家长要去识别孩子的游戏兴趣的中心,要善于识别孩子的游戏兴趣的中心,进而知道孩子的学习偏爱和学习优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因为兴趣能够为孩子提供非常重要的机会,提供表现他的特长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 游戏兴趣的目标指向暗示着学习经验增长点的出现。因为游戏总是有一个指向,特别游戏当中,他自己想往哪个方向走?比如滚铁环游戏,孩子可能要走楼梯,不断地提高难度自我挑战。不断自我挑战的地方,往往就蕴含着新的经验增长点。这时我们家长也好,还是我们老师也好,创造条件铺路搭桥,让这个目标指向变成学习的增长点。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把学习兴趣和游戏兴趣有机地统一起来。不要把学习和游戏的一种对立,其实幼儿园阶段甚至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游戏兴趣和学习兴趣永远分不开,他们之间是相互很难分清,很难区分某个小孩的活动是因为学习兴趣还是游戏兴趣。
从这个意义上讲,疫情条件下的家庭游戏应该发挥更多的功能,而不仅仅是消磨时光,消磨这种抗疫的情绪,一种消极情绪,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家长,不管是疫情期间还是疫情之后,提高我们有家庭游戏的地位,提高我们自己的家庭游戏的能力,弘扬我们家庭游戏的精神,扮演好我们自己的角色。
4月6日,我们特别邀请曹中平教授做客【幼教生存大会公益讲座直播间】,分享: 家庭是幼小衔接的纽带——疫情下家庭游戏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