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筱红丨基于观察、了解儿童
2019中国幼教公益论坛江西峰会上,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卢筱红老师作关于《基于观察、了解儿童》主题分享。
基于观察我们该向安吉学习什么?
一份坚守是对老师专业自信的坚守,一份执着是对“将游戏权利还给孩子”理念的执着追求,一份情怀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那份情怀。
■ 儿童观:相信儿童、尊重儿童、放手儿童和支持儿童,处处体现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 教育观:真正体现“以幼儿 为本”的教育观,真正体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观。
■ 课程观: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扎根,游戏课程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 资源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当地资源,家长资源是有利的资源。
安吉游戏:返璞归真原生态的游戏现场
安吉游戏:以儿童为立场的游戏
安吉游戏:体现幼儿游戏过程的环境设计(游戏故事)
理顺体制,科学布点,借力发展,普及均衡。
高位推动,行动计划,公平优质,提升品质。
形成合力,组建团队,夯实教研,分层推进。
园长入手,观察为先,实录分析,聚焦问题。
安吉游戏是中国幼教改革的缩影和典范,它充分体现了幼教改革最本质的追求,是目前中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样板。
基于观察我们如何读懂幼儿?
游戏中的喜悦与专注
游戏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游戏中的冒险精神
游戏中创造性地运用空间
在游戏中,我们看到幼儿是有保护自我的能力、有主动学习能力和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和冲突的,幼儿是有无限发展潜能(计划性、创造性、反思力等)。
在案例《滚轮胎》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游戏中的运动能力、游戏中的合作协商、游戏中的科学探究、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中的规则意识和游戏中的自信、自主。
游戏之后,教师要运用已观察记录的游戏现场,组织幼儿分享交流游戏故事从而引发幼儿创作自己的游戏故事,通过环境来展示幼儿的游戏故事,并抓住游戏故事中的教育契机生成课程,课程将继续支持、引发幼儿探索、解决游戏中还未能解决的问题。
游戏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多变性与新奇性,安吉游戏的发展是去伪求真、放手幼儿游戏、幼儿看懂游戏的过程,从而带给幼儿真实而充沛的体验,最终生成课程体系,实现教师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最大限度的支持。
基于观察我们反思该如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角色转变:教师要成为管理者、学习者与研究者。
自觉反思:教师要有反思性实践的专业觉醒。
引领发展:教师率先深入游戏现场学会观察。
站在儿童立场:放手游戏、观察游戏、支持游戏和回应游戏。
管理层相信教师:善于放手、大胆尝试、多元开放和给予平台,
树立课程意识:树立一日生活、主题需求、幼儿需要和游戏故事四大意识。
建立家园共识:构建平等关系、转变模式、辩证看待和达成共识。
■ 形成共识:进一步了解观察的意义和价值,提高教师专业能力,通过读懂幼儿行为,调整教育行为、生成课程依据。
■ 知识储备:通过读书交流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指南》中幼儿典型表现,了解各类游戏幼儿行为特征,掌握观察、记录、分析技能。
■ 分步实践,调整教育行为:1、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内容,选择观察方法;2、选择游戏现场,借助工具,尝试不同观察方法的运用;3、观察记录,共同分析,运用分析结果。
浅层次观察(看到了什么):游戏空间的合理性,游戏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全景式观察(扫描式观察):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态度,幼儿游戏的规则意识;
深层次观察(看懂了什么):幼儿游戏水平发展,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过程;
聚焦式观察(重点观察):幼儿游戏中深度学习的观察,材料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