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彬 | 全园性幼儿小篮球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在中国幼教公益论坛暨华南国际幼教展上,广东省陈楚彬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副高级教师陈楚彬老师,带来《全园性幼儿小篮球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一起来看。
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鸿江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其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肥胖、豆芽菜型孩子和近视孩子的数量急剧增长。
学生体质下降,孩子,家长乃至学校都有责任,他们片面看中学习成绩,追求升学结果,轻视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运动兴趣的培养,导致青少年课业繁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又因为学校与城市的体育设施建设不足,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难以给予青少年的体育活动足够的空间、设施和时间;另外,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在改变着青少年的行为习惯,手机上网打游戏、听歌追星看电影成为常态,“宅”成为了时尚。
2020年9月22日,教育部司长王登峰在会上强调:将来的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体育课作业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
2021年全国两会上,加强体育美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健康中国从儿童体育抓起”、“让206块骨头硬起来、639块肌肉动起来,才能让孩子的胸膛挺起来、民族的脊梁撑起来”、“没有体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纵观我国近40多年来的发展情况看,虽然小篮球运动推广和普及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在现阶段,有很多幼儿园开始在小篮球热潮的影响下开展篮球活动。
然而开展的途中出现了很多困难,如很多幼儿园对幼儿小篮球教学仍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致于容易盲目跟风,被社会培训机构带上偏路,只追求单一的运动技能训练,再次回归传统小篮球发展老路,进行有损幼儿健康一系列的竞技比赛、机械训练或表演等。
在国内,正确的小篮球运动更侧重于在专业训练的研究、小学篮球队训练与竞赛的研究以及培养优秀篮球人才的研究。
幼儿园是办教育的场所,严禁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教育内容应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基础性的、阶段性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01. 经历阶段
第一阶段:对幼儿运动技能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2001-2005)以体操技巧训练为研究途径,研究幼儿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及学习特点(运动之母)
第二阶段:研究幼儿小篮球运球的教学方法、实施策略及其效果(2006-2009)“拍”与“按”动作区分;“帽子式”运球教学方法(关键动作)
第三阶段:全园性幼儿小篮球活动课程的正式确立阶段(2010-2014)形成运动、教育、文化三位一体的课程整体发展观(框架、文化渗透师生)
02. 获奖经历
基于东莞百年篮球名城“全国篮球城市”的篮球文化基础,东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实践的全园性幼儿小篮球活动课程,顺应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而诞生,并且率先提出了“全园普及篮球活动的课程观念” 和“运动、教育、文化融为一体” 的教育教学理念。
课题研究成果奖
发表论文
“帽子式”运球学习器已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证书
潜移默化、整体发展的呈现
教育与艺术融合
幼儿舞蹈《快乐篮球》节目2013年获广东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花会舞蹈金奖,是东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幼儿小篮球运动特色教育研究的成果之一。
社会媒体关注
2012年3月13日,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远方的家》采访报道该项目内容。
2014年8月31日篮球队参加姚基金篮球赛花式篮球表演前,接受全国各大媒体的采访。
01. 幼儿小篮球活动课程
依据于先进的教育理念,立足于东莞篮球文化的传承,幼儿小篮球活动课程提出了以小篮球活动主题为载体,以运动、教育和文化三位一体为教育目标,是有关身体、情感、认识和社会性方面的一种综合性的活动课程。
该课程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体育活动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小篮球活动以小篮球活动为载体实现发展学前儿童的教育功能,将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幼儿的爬、走、跑、跳、投、躲闪等基本动作以及体育器械相结合,以体育游戏的形式组织,满足幼儿各种运动形式的需求,对幼儿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02. 全园
在本课程探索之初,XXX幼儿园对“全园”这一概念的认识仅限于全幼儿园的幼儿这一层面。在第二阶段时,园内开始普及幼儿小篮球运动,改变全园只有少数的幼儿篮球队局面,是一次勇敢的突破和创新。
最终,我们意识到, “全园”的范围应该包括全体教职工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和实施评价的能力,也应该包括园内篮球文化环境的创设与器械的选择、设置等构建元素。
楚彬老师说:全园性幼儿小篮球活动课程让幼儿园小篮球活动回归游戏的本质,创设小篮球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愉快的游戏体验,逐步增加了运动经验,在这样有关身体、情感、认识和社会性的运动学习环境中,更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