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幼儿园全环境科学课程资源库的建构与实践
在2024中国幼教公益论坛暨华南幼教展,我们邀请到广州市番禺区直属机关幼儿园的党支部书记,资深的幼儿园高级教师--王莉园长分享《幼儿园全环境科学课程资源库的建构与实践》。
来看现场:
广州市番禺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创办于1951年,是一所区属全日制公办幼儿园,获评广东省一级幼儿园、国家级绿色幼儿园、首批广州市示范性幼儿园、广东省和广州市《指南》实验园。
幼儿园基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资源库构建的重要价值等层面,持续探索打造科学特色园,经历了探索期、构建期、深化期,目前形成了系统的教育体系,不仅提升了幼儿园的整体教育质量,也为孩子们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全环境科学课程资源库如何构建?听王莉园长说●●●
科学课程资源是幼儿园科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幼儿园有效开发利用科学课程资源过程中,面临以下难题:
单一化:开发主体少、开发途径少、资源数量少。
同质化:难以取舍、生搬硬套、僵化定势,导致科学课程资源被滥用、浪费和闲置。
碎片化:杂乱无序、随意拼凑、陈旧过时,导致课程资源之间欠缺关联性与结构性,难以形成系统的科学课程资源体系。
为破解科学课程资源单一化、同质化、碎片化问题,番禺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坚持全环境支持系统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科学教育模式。
全环境支持系统理论:以儿童为中心,提供多元化、丰富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实现“全民、全面、全程、全能”全环境育人生态系统。
知识管理理论:探索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路径,研发资源开发、资源优化、资源管理的实施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幼儿已有的科学认知基础,提供丰富多样的科学材料和活动,鼓励幼儿通过亲身操作、观察和探索,主动建构对科学知识的新理解和新认识。
园所围绕“构建幼儿园全环境科学课程资源库,实现资源的全面盘点、科学分类、深度优化、高效管理”,不断拓展科学资源的广度、高度与深度,满足幼儿、教师、园所发展的实际需求,推动幼儿科学课程改革向着主体多元、手段多样、场域拓展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转型升级。
一是盘活各方资源,提升幼儿园科学课程的广度和质量;二是借助信息化技术,促进科学课程数字化、信息化的转型升级 ;三是落实立德树人,推动科学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实现。
实施步骤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分析资源现状,明晰科学课程资源开发思路;
第二阶段:构建课程资源体系,打造全环境科学课程资源库;
第三阶段:建立科学课程资源库管理机制,实现动态更新。
经过26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四方面创新成果,分别是:提炼、组建、构建、开发,具体来看:
提炼科学课程资源库建设三大原则,为建设科学课程资源库提供理念引领。
需求导向原则:发挥人(组织)在知识价值增长中的主体性作用,以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需求为导向,发挥幼儿学习主动性,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激发幼儿园课程发展活力。
整合系统原则: 确定储备、使用资源的标准,进行专业组织安排与管理,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教与学效果的最优化。
开放共享原则:注重资源生成性与共享性,支持不同主体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积极地收集或创造资源,以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
组建“五线路五同步”科学课程资源库开发主体群。以幼儿园、家庭、社区、企业、网络为五条资源线,合力打造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库。
以幼儿园、家庭、社区、企业、网络为五条资源线合力打造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库。在资源开发中充分发挥幼儿园主导、家长主体、社区支持、企业合作、网络助力的协同育人职能。
同时,遵循“主题同研、机制同建、过程同管、效果同评、成果同享”五同步开发理念,通过“线上互动+线下共建”交互式开发,形成优势互补的科学课程资源开发新机制和新格局。
通过研究与实践,幼儿园构建了构建“3+3+N”科学课程资源库基本模型。
该模型分为资源开发、资源优化、资源管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下又包括三大实施环节,每一环节中又涵盖N种实施策略。三个阶段逐步递进,环环相扣,保障科学课程资源库建设螺旋式发展。
立足科学关键经验,打造线上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库、线下幼儿园全环境科学场域。
幼儿园成功构建科学课程资源库,发布了涵盖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四大板块的各类资源共计1578例。
在资源的使用成效方面,园所成功申报省、市区级相关课题及项目25个;在《教育导刊》《幼儿教育》《广东教学》等刊物发表科学类论文21篇;教师科学领域的论文、案例、多媒体课件、课例、微课、幼儿作品等荣获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等各类各类奖项149次;同时园所发表了系列丛书。
在成果辐射成效方面,园所形成“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库形成边开发、边实验、边示范”的有效运行机制,并建立了与其他幼儿园的合作分享机制,促进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文字:嘟嘟
设计:园园
图源丨广州市番禺区直属机关幼儿园